2019年8月28日 星期三

散户操作日記#9—為何“聽貼士”買股票不可行?(下)

圖片來源:Pixabay

上集跟大家以投資組合角度跟大家分析為何“聽貼士”不可行(散户操作日記#8—為何“聽貼士”不可行?(上)),今集會以投資專家發放“貼士”時的考慮角度再進行分析。

我不敢説電視上的專家全都是“財演”,也不想質疑他們的分析能力。我只希望用理性角度進行分析,解釋發放“貼士”的限制,務求令散户脫離“聽貼士”的階段。

一,證監會對投資專家的限制


首先,因為證監會的種種限制,專家們不能推介自己持有的股票。他們很可能已經手持自己認為最優質的股票,變相他們只能推介次一等的股票。即使是同一行業的公司股票,不同基本因素也會對股價走勢造成很大差異。若散户盲目跟從“貼士”,便會增加跑輸大市的機會。

下圖以幾隻香港上市的内險股與恆生指數比較作例子,清楚顯示股票跑贏和跑輸大市的回報率可有很大差别。

二,市場上優質的股票有限


此外,電視或互聯網上的專家每天也推介股票,有時甚至每次推介幾隻股票。但其實,市場上真正優質的股票數量十分有限,怎會足夠專家天天不停推介呢?同時,專家有可能因為要保持曝光率,勉强推介一些質素平庸的股票。散户頻頻“聽貼士”,作出很多不必要的交易,進一步引致虧損。

總結

其實,“聽貼士”是種逃避行為。散户每次交易以“貼士”不準作為虧損的籍口,企圖將責任推卸至發放“貼士”的人。自己財富自己管理,期望“聽貼士”一夜致富是不設實制的。若你沒有足够時間分析和研究,請選用較低風險和被動的投資方法。若你想有更風厚的回報,請努力學習研究。要達至財富增值,沒有第三種方法。

檸檬


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,支持我寫更多文章:
追蹤我的個人Instagram,留意我的最新動態:
Instagram: lemonvaluelife
更多理財和個人成長文章:
網誌: 檸檬的價值人生
更多投資分析文章:
網誌: 散户操作日記

延伸閱讀:

書籍推介:

書名:投資檢查表—基金經理人的選股秘訣(The Investment Checklist:The Art of In-depth research)
範疇:投資(基本分析、財報分析)
書評索書號:C1

立即購買(英文版): https://amzn.to/3acmarg
立即購買(中文版): https://www.books.co...

詳細書評 及 其他 書籍推介

2019年8月22日 星期四

散户操作日記#8—為何“聽貼士”買股票不可行?(上)


有讀過我其他文章的讀者應該也知道檸檬是極不贊成大家“聽貼士”買股票的。電視上的財經專家、網路上的投資高手,在這資訊發達的世代,“貼士”處處。但散户們有否想過,若然“聽貼士”可行,那為何又會有那麼多散户不斷錄得虧損呢?

今集會先以投資組合管理的角度出發,解釋為何“聽貼士”不可行。

一,每個投資者適合不同的投資方法


首先,每個投資者也有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。每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對市場的認知也不一樣,不應該選用同一樣的投資策略(詳細可參考:選擇投資工具時應注意的兩大事項)。

二,組合風險平衡的問題


此外,當為自己的投資組合加入新資產時,必須考慮組合風險平衡的問題。新加入的資產要和手持資產配合。比如你手持舜宇光學科技的股票,就不應再買入瑞聲科技的股票。因為兩家公司同為手機設備公司,兩隻股票在組合内擔當同樣角色。在統計學上,同時持有兩隻同類股票會令你的投資組合風險增加一倍。若市場傳出對該行業不利的消息,兩隻股票同時下跌會令你承受更嚴重的損失。發放“貼士”的人對你的投資組合一無所知,怎能給你一個合適的投資方案呢?

三,不能一直跟進部署


再者,“聽貼士”不能一直跟進部署。散户在買入資產後面對的另一個問題就是何時賣出資產。即使有些發放“貼士”的人會同時提供止賺和止蝕位置作參考,但其實市場不斷變化,一些交易策略也應隨之而改變。技術分析上也有涉及一些向上或向下延伸的趨勢線,散户不懂更新重要位置,以致未能作出準確的交易行動。相反,風險較低的投資方法一般比較被動,不需要散户經常留意交易價格位置,絕對更適合普通散户。

可留意

總而言之,管理投資組合需要留意多方面的資訊,並非三言兩語能由“貼士” 概括。若希望投資獲利,必須認真下苦功去分析。下集會以投資專家發放“貼士”時的考慮角度進行分析,解釋為何他們的意見對散户並不合適。

檸檬


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,支持我寫更多文章:
追蹤我的個人Instagram,留意我的最新動態:
Instagram: lemonvaluelife
更多理財和個人成長文章:
網誌: 檸檬的價值人生
更多投資分析文章:
網誌: 散户操作日記

延伸閱讀:

書籍推介:

書名:投資檢查表—基金經理人的選股秘訣(The Investment Checklist:The Art of In-depth research)
範疇:投資(基本分析、財報分析)
書評索書號:C1

立即購買(英文版): https://amzn.to/3acmarg
立即購買(中文版): https://www.books.co...

詳細書評 及 其他 書籍推介

2019年8月13日 星期二

散户操作日記#7—股市“博反彈”時應注意的事項


“跌左這麼多,應該是時候反彈了!”
每次股市連續大跌數天,就會到處聽到散户們“博反彈”的聲音。就這兩星期至言,香港恆生指數已經一下子下跌了超過三千點。連連下跌後,不少人也認為處於低價的股票十分吸引。不過,檸檬希望提醒各位散户一些“博反彈”時需要注意的事項。

首先,你要清楚自己交易屬短線或長線策略。中長線交易適宜等待技術形態升穿某些阻力位置才逐步買入。短線交易則希望在短線型態出現支持時迅速買入,並於再次轉勢時及早離場。不過,最重要的還是於買入前定立止蝕位置。一般而言,“博反彈”都會以較早前出現的價格底部作為止蝕位置。(警告!請嚴守止蝕!)

另外,我們應了解市場下跌的原因。若等待市場下跌的主因解決或緩和後入市,通常會有較大機會獲利。而恆生指數近日的接連下跌,就可能是因為中美貿易戰和示威活動等因素造成的。(雖然檸檬也希望恆生指數回升,但我清楚明白大家正在無私地為香港爭取更長遠的利益。香港人齊上齊落,大家加油!)

最後,是注碼的控制,也是散户最常忽略的一項因素。作短線買賣的部署不應涉及太大金額,但散户卻經常主觀地認為反彈即將出現,因此下重注“博反彈”期望得到豐厚收獲。結果,很多時候也事與願違。

希望大家“博反彈”時注意以上事項,同時謹慎地作出交易決定。

檸檬

(以上講解及資料僅供參考,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)


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,支持我寫更多文章:
追蹤我的個人Instagram,留意我的最新動態:
Instagram: lemonvaluelife
更多理財和個人成長文章:
網誌: 檸檬的價值人生
更多投資分析文章:
網誌: 散户操作日記

2019年8月5日 星期一

散户操作日記#6—投資失利是因為運氣欠佳?

圖片來源:Flickr

“今次運氣唔好!”
一些散户經常把運氣視為決定交易損益的主因。他們認為自己投資失利全因自己運氣不佳。

的確,有時候突如其來的消息或會大幅影響資產價格。環球政局動盪、國家政策改變或公司出現負面新聞等,這些左右價格的因素都不是我們能夠準確預測的。在風險管理學中,可以將它們歸納為市場風險(Market Risk)。不過,一些散户卻喜歡把市場風險以外的一切因素都視為運氣問題,無視自己決策失誤的可能性。

將失敗歸究於運氣不佳其實是一種逃避心態。散户希望把失敗責任推卸至外界因素,藉此安慰自己沒有做出錯誤的交易決定。而事實上,交易時機、交易資產、投資組合管理等,各種決定都可以由投資者自己掌控的。我們應該從交易過程中反思(無論獲利或虧損),分析自己策略的不足之處,然後作出改善。這樣我們才能持續進步,取得更好的投資成果。

更嚴重的情况下,散户可能已經輸得一厥不振。他們一直胡亂買賣,盲目祈求自己的運氣來臨。“點會次次都輸咁黑呀?”可是,每一次交易都是一件獨立事件,這次交易結果與下一次結果並無關係。亦不會因為你此前損失較多,往後就有較大機會獲利。這些散户把投資當作賭博,與資產增值的原則背道而馳。

要成為出色的投資者,最重要的是學會反思。從錯誤中學習,一步一步走向成功。

檸檬



書籍推介:

書名:投資檢查表—基金經理人的選股秘訣(The Investment Checklist:The Art of In-depth research)
範疇:投資(基本分析、財報分析)
書評索書號:C1

立即購買(英文版): https://amzn.to/3acmarg
立即購買(中文版): https://www.books.co...

詳細書評 及 其他 書籍推介

2019年7月26日 星期五

散户操作日記#5—散戶總是愛不認輸

圖片來源:Max Pixel

“邊度跌低邊度起翻身”(那裡跌倒,那裡再站起來)。這一句説話聽起來那麼勵志,但在投資世界裡卻是散户操作上的一大盲點。一些散户或投資新手於投資失利後,會傾向再以同一種方式投資,試圖收服失地。例如:他們購買了一隻股票並錄得虧損離場,下一次會再購買同一隻股票,希望這次能追回損失金額。

如果他們購買的是一間優質公司的股票,那等待更好的時機再度入手其實並無不妥。可是,散户卻經常糾纏於一些價值不高的股票,以致不斷地“跌倒”。檸檬於其他文章也經常指出,部分散户交易前缺乏分析,所以經常買入基本因素較差的股票。

而事實上,有些散户經歷過一次虧損後,已經意識到此前買入的並非優質股票。那為何他們還是再次跌入陷阱呢?是因為他們心理上不肯承認自己犯錯。他們期望以新交易獲利掩蓋上一次的錯誤,試圖証明自己買入該股票或資產是正確的決定。可是,殘酷的投資市場不會受散户的主觀願望所影響。基本因素較差的股票或資產始終有較大的機會下跌,散户最終還是要承受執迷不悟帶來的惡果。

投資上我們必須學會認錯。承認錯誤並從失敗中學習,我們才能進步、作出更好的交易決定。反之,拒絕面對錯誤就只會停濟不前,防礙自己尋找更有效的投資方法。

檸檬

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,支持我寫更多文章:
追蹤我的個人Instagram,留意我的最新動態:
Instagram: lemonvaluelife
更多理財和個人成長文章:
網誌: 檸檬的價值人生
更多投資分析文章:
網誌: 散户操作日記

2019年7月18日 星期四

散户操作日記#4—散戶總是“有錢就身痕”

圖片來源:Pixabay

有些散户喜歡任何時候都把自己所有金錢投放於投資市場。這邊賣出了一隻股票,另一邊就用收回的金錢立刻買入另一隻股票。因為他們希望“爭分奪秒”去賺取金錢。

無可否認,有些時候配合適當的止蝕位置,All-in 是確實可行的(當然要預留足夠的流動資金供日常生活使用)。但一些散户“係又買,唔係又買”,完全沒有考慮過當下是否適當的買入時機。即使是一家業績良好的公司,它的股價走勢也可能會受市場情緒或經濟週期等因素影響。我們要等待適當的時機買入,才會有更大的機會獲利。道理跟購買時令水果一樣。即使是優質的水果,也有它當造的季節。比如大多數人也會在夏天才購買當季盛產的水蜜桃。

再者,很多時候,散户都是十分倉猝地作出交易決定。他們交易前沒有深入分析過策略的可行性,可能只是剛巧賣出其他股票拿回資金,再上網看到某些“專家”的意見,便把資金投入市場。一個獵人,會耐心等待機會,並不會把子彈浪費在沒有把握捕獲的獵物身上。

交易前不仿問問自己,你的決定有否經過深思熟慮和詳細分析?還是只是“有錢就身痕”這種賭癮發作?有時候,持有部分現金,等待適合的機會出擊,可能會是更好的選擇。

檸檬


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,支持我寫更多文章:
追蹤我的個人Instagram,留意我的最新動態:
Instagram: lemonvaluelife
更多理財和個人成長文章:
網誌: 檸檬的價值人生
更多投資分析文章:
網誌: 散户操作日記

2019年7月10日 星期三

散户操作日記#3—為何短炒變長揸總會失敗?


上集講述了散户短炒變長揸的原因 (散户操作日記#2—為何很多散戶總會短炒變長揸?),今集會以投資策略角度進行更深入的分析。

有人可能曾經試過短炒變長揸後,真的能“回到家鄉”(返回買入價),甚至價格上升至更高的位置並成功獲利,因此認為此策略可行。但其實,問題並不在於單一筆交易最終能獲利與否 ,而是將短線策略拉長會令交易風險遠超預期。

長線交易較著重於資產本身的價值。因為資產價值可能需要長時間才能被價格反映,所以預期有較大空間給資產價格去浮動。假如你買了一個市區住宅單位,你會因為短期樓價波動而沽出單位嗎?大多數人也不會。因為我們知道香港土地供應有限,在供少於求的情况下,住宅單位的價值會愈來愈高。因此,投資樓房屬於較長線的交易。而短線交易較著重於價格趨勢,希望速戰速決。因為預期價格波動較大,當價格走勢與預期相反便要盡早離場,避免承受更大損失。如果你進口了一批水仙花,打算於年宵市場出售。怎料水仙花的開花時間比預期早,而你深知水仙花枯萎後就變會得一文不值。這時,為避免更大損失,即使你要“蝕賣”,也應該盡快將其售出,原理就像短線交易中的止蝕行動。而短炒變長揸,就可能會使虧損一直放大,令散户跌入無底深淵。

決定短炒或長揸,要視乎所選資產和買入時機,並且應該於交易前定立止蝕位置。漠視風險,短炒變長揸,就如走進賭場。單次交易你或許能僥倖獲勝,但你能成為長勝將軍嗎?

檸檬


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,支持我寫更多文章:
追蹤我的個人Instagram,留意我的最新動態:
Instagram: lemonvaluelife
更多理財和個人成長文章:
網誌: 檸檬的價值人生
更多投資分析文章:
網誌: 散户操作日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