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7月3日 星期三

散户操作日記#2—為何很多散戶總會短炒變長揸?


短炒變長揸,顧名思義是本來打算作短線策略的交易變成了長線交易,通常在投資者買入資產並出現帳面虧損後發生。部分投資者望著資產價格一直下跌也不進行止蝕,一直持有,期望有一天資產價格能回升至買入價(我們常聽到的“回到家鄉”)。短炒變長揸聽起來那麼不可靠,那為何投資者總是跌入這個陷阱呢?

一,選錯了買入時機
散户經常在市場接連上升的時候選擇入市,因為他們心理上需要看到別人近期獲利的成果,才能説服自己入市。可是, 接連上升後迎來的大多是調整或急跌,散戶卻在高位“慷慨地”接貨。而“高追” 本來就是需要較高技術的策略,一般散戶難以捉緊適當的買賣時機。再加上存有僥倖心態,認為自己不會那麼“不幸運”一買入就下跌,“自己呃自己” ,以致未能及時止蝕。

二,付出了沉沒成本
在買入資產後,散戶或許會花更多時間和精神留意資產價格,這些付出成為了他們決定賣出資產時所需要面對的沉沒成本(關於沉沒成本可以留意我上一篇文章:妨礙我們進步 可怕的沉沒成本)。沉沒成本令散户忽略資產本身的投資價值,不經意地影響他們的投資決策。當資產價格一直下跌時,為了不讓過往的付出“前功盡廢”,他們傾向繼續等待。結果一拖再拖,釀成無法扭轉的巨大損失。

這一集講解了散戶短炒變長揸的原因,下一集會分析短炒變長揸在投資策略上的不可行性。謝謝支持。

檸檬


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,支持我寫更多文章:
追蹤我的個人Instagram,留意我的最新動態:
Instagram: lemonvaluelife
更多理財和個人成長文章:
網誌: 檸檬的價值人生
更多投資分析文章:
網誌: 散户操作日記

延伸閱讀: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